首页 获奖者风采

获奖者风采

沈建忠

2022-05-16 29304

沈建忠,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万人计划)。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主要从事动物源性食品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动物源病原微生物耐药性形成与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1. 兽药及有害化合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针对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兽药及有害化合物残留检测领域缺少快速检测产品、检测灵敏度不够、检测产品稳定性差等关键问题,沈建忠教授带领团队协同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发明和创新性成果:一是发率先提出了以目标导向为核心的小分子半抗原设计,创新了半抗原设计理论,抗体成功率提高50%以上。在抗体制备技术上,从传统的小分子化合物多抗、单抗技术发展到重组抗体技术,大幅提高了抗体性能,系统建立了兽药等小分子化合物抗体制备的技术体系,成功构建了一个涵盖主要兽药、霉菌毒素、非法添加物,库容量超过500种的抗体资源库,满足了企业和政府机构日常检测的需要,为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提供了储备。二是利用组合抗体、多点设计模式、定向标记等技术发展了包括酶联吸附、侧流层析、荧光偏振、化学发光等残留快速免疫分析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三是突破了残留快速检测产品核心试剂配方和工艺技术瓶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快速检测产品灵敏度低和稳定性差的难题。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兽药、非法添加物、霉菌毒素等残留快速检测产品80余种,其中获农业部产品备案批准文号22种,获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和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22个。产品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已在全国31个省(市)的1000余家检测机构及伊利、雨润、三元等1500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残留监测中广泛应用,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以上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迫使进口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90%以上降至20%左右,价格成本大幅下降,带动了残留检测试剂产业的快速发展。


2.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形成与控制


针对我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本底不清的状况,他带领团队历时十余年,在细菌耐药性领域构建了涵盖26个省(市)含近70万条数据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数据库,探明了畜禽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多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机理:一是在食品动物、零售肉类和人群中发现并确证了可转移的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临床抗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药物多黏菌素耐药性快速发展的成因。进一步研究阐明了动物源性食品的消费和水产养殖生产及消费对mcr-1及其携带菌在人群中的定植和传播起关键作用,而入院前使用抗生素和靠近养殖场居住是导致病人定植和感染mcr-1携带菌的关键因素。上述研究明确了养殖业使用多黏菌素对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引起了全球学术界、新闻媒体和各国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推动了世界卫生组织、欧洲药品管理局等国际组织和多个国家对多黏菌素使用风险管理政策的及时调整,为我国出台兽用抗菌药规范使用和减量化行动的管理政策提供了关键性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二是率先发现了四环素修饰酶Tet(X)变异体Tet(X3/X4)介导大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产生高水平耐药的新机制,并揭示了其在动物、食品和临床中的流行情况。三是首次从动物源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中发现了cfr基因,以及从肠球菌等细菌中发现了optrA基因,携带该两类基因的耐药细菌可对临床治疗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药物恶唑烷酮类抗生素耐药。以上发现表明了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菌严重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被全面突破的风险急剧上升,为防控重要耐药菌/耐药基因沿动物性食品生产链或环境的传播扩散提供了理论依据。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沈建忠教授已带领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北京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在国内外顶尖期刊发表论文259篇,单篇最高引用2587次。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75项,主持制定56项国家和行业标准,主编著作和教材8部。他本人还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首都劳动奖章、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