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奖励动态

NEWS

奖励动态

2022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2022-10-26 8952

为鼓励在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改革、实践中取得优秀成果的单位和个人,发挥教育教学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根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经个人或团队申请、学校或组织推荐、形式审核、专家评审、评委会审议等环节,共评选出2022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2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30项。

获奖等级名称成果完成人姓名成果完成单位名称证书编号
特等奖面向仪器强国建设的仪器技术创新领军    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谭久彬,邹丽敏,王伟波,马惠萍,付海金,胡鹏程,刘永猛,崔俊宁,丁雪梅哈尔滨工业大学CIS/GJCG-T-202201
特等奖“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东南大学测控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宋爱国,祝雪芬,刘澄玉,王慧青,丁小丽,陈熙源,周晓晶,朱利丰,刘  莹东南大学CIS/GJCG-T-202202
特等奖以黄大年精神构建“1345”团队特色的研究生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华灯鑫,高飞,李仕春,汪丽,闫庆,王玉峰,狄慧鸽,邵伟,宋跃辉,刘晶晶西安理工大学CIS/GJCG-T-202203
一等奖“学习、拓展、提升”三维度工程素质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吴斌,朱险峰,段发阶,胡晓东,董明利,于连栋,张宝峰,曾周末,徐宗伟,刘蓉,王鹏,蒋佳佳,王君,韩芳芳,张帆,芮小博,蒲治华天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天津理工大学CIS/GJCG-1-202201
一等奖面向新经济产业的央属、地方高校联合培养仪器类人才探索与实践郝群,黄一帆,董明利,李林,周哲海,董立泉,吕勇,曹杰,王君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CIS/GJCG-1-202202
一等奖面向三创融合的递进协同式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谢平,孟宗,江国乾,童凯,侯培国,张云刚,潘钊,吴晓光,曹利宵燕山大学CIS/GJCG-1-202203
一等奖学科交叉与开放环境下仪器专业研究型人才个性化培养模式创建与实践刘长胜,嵇艳鞠,林君,程德福,陈祖斌,凌振宝,千承辉,随阳轶,赵静吉林大学CIS/GJCG-1-202204
一等奖“全流程、双促进”构建研究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庄松林,杨晖,李阳,刘一,张大伟,张荣福,高秀敏,刘学静,金涛,马佩,袁媛,郑继红,张学典,简献忠,贾宏志上海理工大学CIS/GJCG-1-202205
一等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仪器类专业“经师人师”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樊尚春,钱政,郑德智,马永红,徐立军,王帅,屈晓磊,张飞杨,王娜,卢阳,李成,邢维巍,屈玉福,孙颖,郭占社,于宁,景佳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CIS/GJCG-1-202206
一等奖需求牵引,科教融合,协作共享—面向新经济的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董明利,王君,张帆,周哲海,祝连庆,娄小平,燕必希,张晓青,王晓飞,李伟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CIS/GJCG-1-202207
一等奖构建“四模块、四层次”网状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仪器类专业创新能力王志明,刘梅,于瀛洁,周文静,华晓青,陈勇,王驰,夏新星,罗均,张顺琦,郑华东,刘宏月上海大学CIS/GJCG-1-202208
一等奖面向新工科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与模式构建陈晓龙,李智奇,黄进,宦惠庭,肖建康,刘岩,李兵,董春云,白丽娜,王卫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CIS/GJCG-1-202209
二等奖专业认证为抓手,科教融合为手段,一流测控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郭保青,史红梅,许西宁,董立静,王耀东,万里冰,陈光荣北京交通大学CIS/GJCG-2-202201
二等奖厚德、博识、探赜、创新——新工科背景下检测专业空天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杨波,闫蓓,唐荻音,于劲松,王磊,刘颖异,魏鹏,高占宝,彭朝琴,吕建勋,万九卿,袁梅,肖瑾,崔勇,李晓,袁海文,胡晓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CIS/GJCG-2-202202
二等奖测控电路课程教学的“三闭环,三收放”改革与实践李醒飞,杨颖,徐佳毅,拓卫晓,赵美蓉,吴腾飞,马艺闻,张国雄天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CIS/GJCG-2-202203
二等奖基于目标问题导向的混合式教学在《化工仪表及自动化》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刘美,禹柳飞,黄瑞龙,卢均治,司徒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CIS/GJCG-2-202204
二等奖赛教融合、校企合作、本硕协同的仪器类人才模式培养探索与实践胡宏伟,易可夫,徐晓强,杜荣华,王向红,刘理,何知义,吕铎,刘芝平长沙理工大学CIS/GJCG-2-202205
二等奖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北斗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祝雪芬,陈熙源,汤新华,王立辉东南大学CIS/GJCG-2-202206
二等奖引领深度学习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新工科特色教材 胡向东,胡蓉,耿道渠,徐洋,白银,朴昌浩重庆邮电大学,重庆移通学院CIS/GJCG-2-202207
二等奖能力导向,校企协同,培养计量特色测控人才孔明,王月兵,张麓麓,谢代梁,姚燕,包福兵,禹静,蔡晋辉,王振环,方波,张凯,罗哉,赵鹏,沈小燕中国计量大学CIS/GJCG-2-202208
二等奖“需求牵引、交叉融通”的三位一体大测控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岳东,陈小惠,丁洁,赵勃,袁明,尹海涛,王强,杨敏,徐丰羽,江兵,周映江南京邮电大学CIS/GJCG-2-202209
二等奖强实践、重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十年探索与实践樊春玲,刘喜梅,张春堂,崔凤英,邵巍,宗堃青岛科技大学CIS/GJCG-2-202210
二等奖轨道交通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李花,费继友,王丽颖,赵兴,刘晓东,李莹雪,曾祥浩,马飞大连交通大学CIS/GJCG-2-202211
二等奖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优秀工程人才的工程教育模式改革与实践石照耀,陈洪芳,刘秀成,于渤,林家春,汤洁北京工业大学CIS/GJCG-2-202212
二等奖“文化引领、专创融合”仪器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聂磊,翟中生,丁善婷,熊芝,王选择,吴庆华,涂君,范宜艳湖北工业大学CIS/GJCG-2-202213
二等奖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引领的测控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卢艳军,张晓东,刘利秋,高云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CIS/GJCG-2-202214
二等奖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王鹏,吴斌,段发阶,曾周末,李健,徐宗伟,胡春光,芮小博,蒲治华天津大学CIS/GJCG-2-202215
二等奖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基础类课程“六度空间”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张杰,莫丽,刘洪斌,于春雨,郑华林,潘波,尹文锋,夏逢军,李成兵,杨海西南石油大学CIS/GJCG-2-202216
二等奖三新驱动,一核牵引,四维融合:“仪器+”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实践刘晓宇,许斌,伍剑波,黄玉波,林庆宇,甘芳吉,陆小龙,何亮,王竹卿,罗航四川大学CIS/GJCG-2-202217
二等奖仪器类专业层面“四层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郝晓剑,刘文怡,刘俊,刘文耀,穆继亮,崔建功,石云波,唐军,杜瑞平,姚瑶,郭乐祥,李杰,梁庭,王红亮,谭秋林中北大学CIS/GJCG-2-202218
二等奖面向国防双领人才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多源交叉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王伟,范军芳,龙腾,武志文,田雪,林德福,赵良玉,李忠新,刘志杰,宋韬,石忠佼,王江,朱杰,王辉,纪毅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CIS/GJCG-2-202219
二等奖基于OBE及人才培养全过程评价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工程教育模式薛凌云,饶欢乐,徐莹,傅琳,徐平,赵伟杰,孙宏伟,严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CIS/GJCG-2-202220
二等奖面向产出、学思交融、科教相长的学生能力培养模式探讨张宝峰,韩芳芳,李志伟,赵岩,刘斌,孙磊,朱均超,李丽,刘丽娜,王娟,李玉宝,李国洪天津理工大学CIS/GJCG-2-202221
二等奖融通赋能,智慧育人,培养仪器类信号分析与处理的新工科人才王睿,李慧,孙江涛,屈晓磊,谢跃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CIS/GJCG-2-202222
二等奖聚力创新人才培养,构建项目驱动的“四年一贯式”测控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鄢志丹,于连栋,华陈权,王维波,李国林,廖明燕,潘浩,邢兰昌,王斌,石翔,高荣科,蒋仁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CIS/GJCG-2-202223
二等奖铁人精神铸魂、校企协同育人的行业院校测控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贾惠芹,李飞,王萍,仵杰,燕并男西安石油大学CIS/GJCG-2-202224
二等奖成果导向的通信信息类系列化实验平台研制与新工科实践刘乃安,付卫红,唐军,韦娟,李想,魏建军,李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信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润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IS/GJCG-2-202225
二等奖学生中心、多维评价、能力跃升的全面满足认证要求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沈常宇,李晨霞,冯桂兰,张艳,沈为民,董洁,周俊,井绪峰,陈慧芳,石岩,任丽娥中国计量大学CIS/GJCG-2-202226
二等奖基于OBE理念的“传感器原理与应用”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潘雪涛,王加安,张美凤,郭杰,褚静,郑益,顾偲雯,张思琦常州工学院CIS/GJCG-2-202227
二等奖基于四维两贯的教学相长教育理念探索与实践何赟泽,陈浩文,杨瑞珍,王洪金,张晓飞,文一章,周剑,张振军湖南大学CIS/GJCG-2-202228
二等奖产学研协同、全程多元、体系贯通的仪器类新工科双创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刘玉菲,林晓钢,谢磊,冯鹏,杜基赫,刘俊,王鹏飞重庆大学CIS/GJCG-2-202229
二等奖“N+1+N”多主体协同育人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与实践刘继承,谢启,陈景波,徐惠钢,徐伟,丑永新,陈飞常熟理工学院CIS/GJCG-2-202230